魔芋如何种植才高产?

内容摘要1、选地选择土层深厚、肥沃、土质疏松、排水良好的微酸性至中性(pH 6.5-7)土壤,以含少量砾石的壤土、轻壤土、气泡土的缓坡地最适宜种植魔芋。平地也可种植,但必须实行高垄栽培。魔芋地选定后,应固定下来,连年施足农家肥,以改良土壤、培肥地力

1、选地

选择土层深厚、肥沃、土质疏松、排水良好的微酸性至中性(pH 6.5-7)土壤,以含少量砾石的壤土、轻壤土、气泡土的缓坡地最适宜种植魔芋。平地也可种植,但必须实行高垄栽培。

魔芋地选定后,应固定下来,连年施足农家肥,以改良土壤、培肥地力,逐步建成有机质含量高、团粒结构好、土层深厚疏松的海绵地,从而形成高产稳产的魔芋生产基地。

2、整地

魔芋地播种前,要尽早深翻整地,清除土壤中的石块、杂草和杂物。播种前要精细犁地耙地,达到活土层在35厘米以上、土碎疏松的标准,以利于魔芋块茎的膨大和高产。

魔芋重茬地要结合耙地,每亩施新鲜熟石灰150斤,耙入土中消毒杀菌。结合整地修好排水沟,起沟作厢,厢宽1丈;平地要做成高垄,垄宽2.5-3尺,垄高1尺以上,严防魔芋地积水渍害而引起病害发生。

3、播种期

魔芋的播种期虽然较长,但应抢住季节,适时早播,以利早出苗、充分利用有效生长季节、延长块茎膨大期而实现高产。魔芋发芽的起点温度为10℃,因此魔芋春播应在地温稳定通过10℃时突击抢播。适宜的播期是:

低山在3月上旬、中旬。中山在3月中、下旬。高山在3月下旬。

4、播种方法

魔芋根属浅根系、水平分布,因此,要适当深播。播种时,按种芋大小和种植模式确定密度,一般行距和株距是种芋横切面直径的6倍和4倍。先按行距开好播种沟;按株距将种芋幼芽向上倾斜摆放;然后盖火粪、复土,底肥中的生物钾肥可拌土直接丢施于种芋上,其他化肥不能直接接触种芋。播种后盖土(火粪)厚度为10-15厘米,不要太厚。用芋鞭繁殖种芋,播种沟深15厘米左右,沟中排芋鞭一根接一根,盖肥和土的厚度以平地面为准,不可播种过深,以免影响芋根生长。

5、田间管理

(1)落实草覆盖

魔芋草覆盖具有保墒保肥、防旱调温、灭草护土、减轻病害、改良土壤等综合效应,对改善土壤水、肥、气、热条件,促进块茎膨大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也是预防魔芋病害的重要措施之一。因此,应全面落实草覆盖栽培技术。魔芋播后,要大力收集各种作物禾杆、角果壳、枯叶等覆盖物,长的最好铡碎、均匀、平实、严密地撒盖于魔芋地面,达到“草不成砣、地不露白”的标准,一般每亩需用覆盖物2000斤左右,9月份后,注意去掉未腐烂的覆盖物。

(2)科学追肥

魔芋追肥应以优质农家肥和钾肥为主。一般应追施三次:

第一次追苗肥:在魔芋出苗达80%左右时,底肥不足的要重施苗肥,亩用人粪尿20-30担兑水40担浇施;底肥较足的,亩用尿素5斤左右和人粪尿5担兑水浇施。

第二次追肥:于6月底至7月初,用垫圈肥或火粪等优质农家肥混拌尿素6-8斤和硫酸钾15-20斤撒于厢面,结合进行浅培土。

第三次追施块茎膨大肥:于7月下旬至8月上旬,亩用硫酸钾20-30斤,穴施盖土(追肥的硫酸钾总用量以每亩50斤为宜);并于8-9月进行叶面喷施0.2%的磷酸二氢钾溶液2-3次。

(3)排渍防旱

魔芋既怕积水、又怕干旱,管理中注意及时清沟排水,做到雨停水干,严防渍害发病;如遇干旱,应采取有效措施进行抗旱保墒,抗旱时不能串灌漫灌,只能浇足水,保好墒。有条件进行喷灌的则更好。

(4)防治病害

坚持在抓好盖草和排渍等措施的基础上,及时进行药剂防治,分别于6月下旬、7月上旬和中旬防治三次,用硫酸链霉素400ppm的溶液(将1袋72%的硫酸链霉素溶入50斤水中,搅拌均匀即可)或用百菌清、百菌通等药液进行灌根或喷雾,以利防治魔芋软腐病和白绢病。同时要注意及时清除病株,田管中若发现病株,应及时带块茎整株清除,并用新鲜石灰粉或灶灰进行病株土壤消毒,再进行施药防治。此外,还应注意防治传播病菌的昆虫;对危害魔芋的金龟子幼虫—蛴螬(即白土蚕),在整地、田管和收挖过程中,随时发现立即杀死。

6、魔芋收挖期

首先将魔芋地面上的叶柄割下(未腐烂的可加碱煮熟喂猪),并将地面枯叶、覆盖物等收集起来晒干作烧火粪的材料。然后用“两齿锄”按魔芋叶柄留下的孔洞或顺魔芋行边,小心地顺序挖出块茎和芋鞭。挖起后摊晾于地面,傍晚运进室内,轻搬轻运,避免损伤。

总之,魔芋是一种增产潜力较大的半荫性块茎作物,同时也是一种病害风险较高的特种经济作物。要实现魔芋的高产栽培,必须以施足农家肥为基础,以防治病害为中心,以严格把控播种质量为关键,并切实落实配套的高产栽培技术。

关于魔芋如何种植才高产的精彩图文、热门评论,您可能对惠农网以下推荐的内容感兴趣,欢迎阅读。

 
举报 收藏 打赏
24小时热闻
今日推荐
浙ICP备1900141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