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实现产业AI化?北电数智可信数据服务破局而生

内容摘要当前AI产业发展势头迅猛,预计2027年AI核心产业规模将突破1万亿元、产业AI化规模超10万亿元,生成式AI应用占比逐年攀升。但繁荣背后,“国产算力商业化落地难、模型场景应用落地难、数据价值释放难”三大瓶颈亟待突破:国产算力存在技术与盈利

当前AI产业发展势头迅猛,预计2027年AI核心产业规模将突破1万亿元、产业AI化规模超10万亿元,生成式AI应用占比逐年攀升。但繁荣背后,“国产算力商业化落地难、模型场景应用落地难、数据价值释放难”三大瓶颈亟待突破:国产算力存在技术与盈利短板,商业化进程缓慢;AI模型与业务场景脱节,部署成本高导致规模化应用受阻;公共数据开发饱和,专用数据因敏感性流通不畅,数据价值难以释放。这些问题已成为制约AI产业进一步发展的关键因素。

在第八届数字中国建设峰会上,北京电子数智科技有限责任公司(简称“北电数智”)带来的“AI可信数据服务”,为“AI如何赋能传统产业”“AI如何让战略新兴产业落地”提供了新的解决方案。该服务主要面向AI的数据流通、加工与赋能平台,一经发布便备受行业瞩目。

北电数智的“AI可信数据服务”依托“可信数据空间”技术底座,构建起了一套全链条的可信数据产品和服务体系。从数据的存储、开发,到可信使用、流通、托管,每个环节都经过精心设计,确保数据在整个生命周期内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该服务基于AI算力云平台打造,集成了数据安全可信、数据管线、赋能工具等多种功能,形成了企业级数据操作系统。在数据安全与可信方面,借助可信数据空间与隐私计算技术,实现了跨主体数据的“可用不可见”,有效消除了数据流通中的安全隐患;同时,通过可解释AI框架,打破了大模型决策的黑箱,让数据使用更加透明、可信赖。

在数据管线构建上,“AI可信数据服务”打造了标准化治理体系,推动数据资源向数据资产的转化,并依托AI-DaaS与MCP协议,打通了数据流通的链路,让数据能够顺畅地流动起来。在数据赋能领域,多模态数据合成系统为模型训练提供了高质量的数据供给,ChatBI、数据智能体等工具则构建起企业级智能数据分析体系,满足了不同用户在数据应用方面的多样化需求。

“AI可信数据服务”基于“1底座+2平台”的创新范式,深度整合产业生态资源,为不同主体提供多元场景服务。目前,该服务已在多个领域成功落地。在医疗领域,北电数智与中日友好医院以“AI可信数据服务”为支撑,深入推进大模型技术与临床应用场景融合,联合发布“樱智大模型”系列,并率先推出针对皮肤疾病的“樱智・α专病大模型”。该模型基于大量皮肤疾病的临床影像、诊断记录等数据进行训练,充分验证了AI技术在疾病诊断和治疗方面的巨大潜力。基于“樱智・α专病大模型”开发的智能体助手,在实际应用中成效显著,实现诊疗时间缩短20%、误诊率降低15%,同时大幅提升病历书写效率达75%,服务质量综合评估提升45%,切实减轻医生工作负担,显著提升医疗服务质量与规范性。在影视传媒音试听领域,北电数智携手各方依托朝阳AIGC视听产业创新中心,通过“星火·AIGC影视底座”将AI能力高效转化为行业生产力,并取得阶段性成果:在内容生产环节,多场景拍摄效率提升35%,虚拟场景拍摄耗时从2小时锐减至20分钟,还成功产出3部基于AI编辑模型创作的创新电影,为影视产业注入全新活力。

从“Data for AI”到“Data+AI”,北电数智通过深度协同数据与AI,不仅为企业提供了更加高效、安全的数据服务,还全方位激发了各行业的智能化转型动能。未来,随着“AI可信数据服务”以及北电数智“星火·大平台”在更多领域的应用与拓展,将持续释放AI的无限潜能,为数字中国建设筑牢可信高效的AI基础设施,推动经济社会的数字化转型迈向崭新高度。

 
举报 收藏 打赏 评论 0
24小时热闻
今日推荐
浙ICP备1900141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