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质两段气化制合成气技术完成万吨工业验证

内容摘要【成果播报】    科技日报讯 (记者刘垠)记者4月18日从沈阳化工大学获悉,该校教授许光文团队联合济南黄台煤气炉有限公司创建的年万吨级流化床两段气化工业试验装置,日前完成工业试验,实现技术验证。试验结果证明,流化床两段气化技术应用于生物质

【成果播报】

    科技日报讯 (记者刘垠)记者4月18日从沈阳化工大学获悉,该校教授许光文团队联合济南黄台煤气炉有限公司创建的年万吨级流化床两段气化工业试验装置,日前完成工业试验,实现技术验证。试验结果证明,流化床两段气化技术应用于生物质燃料制备,可有效保障生物质合成气品质、工艺装置连续稳定运行,并且具有低焦油和宽燃料适应性的技术优势及特征,也验证了新技术制备生物质合成气的可行性和实施进一步工程化放大的有效性。

    利用生物质作为碳源,耦合光伏电解水制“绿氢”,通过催化合成生产绿色航煤、绿色甲醇成为当前绿色低碳技术研发热点和新兴能源与化工产业方向。然而,在合成气制备、净化和催化合成等众多关键技术中,未能实现产业化突破的生物质气化制合成气技术,依然是制约全技术链的“卡点”“堵点”。基于流态化的大规模生物质气化被认为是最合适的技术选择,但需要破解生物质气化及净化过程的“焦油”难题,并推进生物质制合成气成套工艺装备的工程化放大和产业化应用。

    生物质流化床两段纯氧/蒸汽气化制合成气完成万吨级工业试验与技术验证,为推进绿色燃料合成技术产业化提供了新的可能,成为未来支撑“绿色甲醇、绿色航油产业链”,构建和发展生物质气化核心技术的有力竞争者。

    “这是至今国内连续运行时间最长、试验的生物质燃料种类最多、所产合成气焦油含量最低,且有效合成气产率最高的生物质气化制备合成气的工业试验运行结果。”许光文告诉科技日报记者。

    值得关注的是,此前,基于流化床两段空气气化的燃气生产技术已成功应用于中药渣、白酒糟等轻工过程的生物质废物,在河南、四川、山东、安徽等地建成了年处理工业生物质废物万吨至5万吨级的多套产业化应用工程,有效实现了气化燃气焦油含量低于 50毫克/标准立方米的国际先进技术指标。

    基于此次成功的工业试验,许光文表示,团队将全力推进与国内外大型企业的工程化、产业化合作。一方面推进常压流态化两段气化技术的产业化应用示范,另一方面开展加压流态化两段气化生产生物质合成气的工艺装备开发,多维度推动基于生物质原料的绿色合成成套工艺技术产业化。

 
举报 收藏 打赏 评论 0
24小时热闻
今日推荐
浙ICP备1900141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