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114讯 4月17日消息(南山)近日,郑州市人民政府印发《郑州市202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
《发展计划》提出,2025年的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6%左右,固定资产投资增长8%,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0%以上,建筑业总产值增长8%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6%以上,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2%左右,全社会研发投入强度达到3%,进出口稳中提质,居民收入增长与经济增长同步,居民消费价格涨幅2.5%左右,单位生产总值能耗完成“十四五”考核目标。
其中包括:聚力打造高能级创新平台。加快中原科技城“三合一”融合发展,推进墨子实验室、黄淮实验室、中原人工智能产业技术研究院、超短超强激光平台等重点项目建设,建成国家超算互联网核心节点工程,开工建设中原量子谷二期,推进高能物理研究中心落地布局、推动纳入国家规划,谋划建设科创实验园,建设50个科创实验楼及2个中试基地。推动清华大学智能绿色交通等国家重点实验室设分室,推动新型钎焊材料、食管癌防治等国家重点实验室重组入列,新建省级以上创新平台超100家。依托环形正负电子对撞机(CEPC)项目规划建设中原科学城,推动中原科学城与中原科技城、中原医学科学城空间一体布局,串联高校、企业、产业园区,催生“三城融合”科创新格局,确保“两院一中心”投用、郑大医学院新校区初步建成。依托“河南省电子装备柔性中试基地”等10家省中试基地建设,聚力打造国家级中试基地。全力做好18家在郑省实验室服务保障,推动嵩山、黄河、神农种业等省实验室筹建国家实验室基地。推进大连理工、华中科技等一流大学科研机构落地,加快上海交大等4家郑州研究院场地建设,哈工大研究院二期6月底前交付使用。
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计划编制印发郑州市现代产业体系建设、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等行动方案。做好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梯次培育,大力推进郑州经开区新能源及智能网联汽车、高端装备战新产业集群建设,全力争创第二批国家级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围绕氢能储能、量子科技、数字孪生等未来产业6大方向15条新赛道,构建“4+N”未来产业空间格局,推动建设未来产业特色园区10个以上,实施未来产业特色项目20个以上,创建省级未来产业先导区2个以上,积极争创国家级未来产业先导区,力争未来产业规模达到2000亿元。
在量子产业方面,聚焦打造量子之城,加快中原科技城智慧制造产业园、中原量子谷二期等项目建设,支持墨子实验室和长江量子、国科量子等企业开展量子保密通信、测量等技术研究和工程化应用,力争新引进孵化上下游企业、科研院所、人才团队等10个以上。
“加快打造人工智能之城、算力之城、量子之城、软件名城,向“存全球,算全球”目标迈进,建成全国算力规模最大城市,力争数字经济规模增长10%以上。”《发展计划》强调。
0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