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36氪
阿里电商燃起第一把火。
今年年后,36氪获悉,淘宝天猫已密集开启一系列小范围商家会和1v1商家沟通。有参与沟通会的商家透露,会上淘天业务方很关心商家到底需要什么,解释了很多策略及规则调整的逻辑,询问商家的意见。“增长这个词也提了很多次”。
36氪了解到,上述沟通的结果是,淘宝天猫将在新品激励、站外流量扩充、会员私域、佣金激励、新商家扶持、营商环境优化等六个方面进行。淘天内部将其定义为新一年的“增长战役”,贯穿全年,目的明确,就是要通过扶持优质品牌及商家,来实现商家与平台的共同增长。
值得注意的是,淘天此次尤为强调平台与商家的共同投入,甚至是“商家投入多少、平台就投入多少”。
细看六类举措,都分别着眼于增长中的关键环节——新品是品牌成长的抓手,是制造新鲜感、促进用户来访回访、下单的基础动作;站外投放引入全网客流,解决“用户引入”的问题;经营好会员私域则能提高复购频次,解决用户“留下来”的问题;此外,本轮政策的一大变化——以现金形式返佣并大幅提高返佣比例——则直接充实了商家经营现金流,增厚了经营利润;推陈出新的品牌扶持策略,则是淘天试图在新的消费趋势下挖掘更有创新力的新品牌,帮助新品牌做大。
而无论是新品牌还是头部品牌,保障其长期正向增长的大前提,是打造一个健康、有秩序的营商环境。因此优化营商环境仍是本轮的基础举措之一。
据悉,上述系列举措目前已在淘天平台的服饰、美妆、运动户外三大核心行业率先落地。在行业走过增量阶段一度陷入“低价内耗”之后,淘宝天猫正通过系统性的开展“体质调理”,从机制上帮助商家寻求健康且确定性的增长。
扶持优质品牌和商家,淘天剑指增长
从用户引入和用户复购两个方面,淘天当前的一系列举措,意在解决商家的“流量”难题。
“新品战略”被提上了更重要的位置。对品牌商家而言,新品竞争已经成为在存量时代赢得增量市场的必要手段,是新客获取的主要方式,因此淘天选择激励优质品牌与商家更多在新品上倾注精力。
今年,淘宝天猫的商家发布新品,将有望直接撬动更多站内流量。
以服饰为例,新举措下,有商家表示,每发一款新品能免费拿最高3万曝光PV的精准流量,约等于白捡500元广告费,且商家单日发布新品的数额不限。
发布门槛上,目前淘宝天猫针对服饰商家“0成交要求,0商业化投入,0运营成本”。这意味着商家上新的成本变低,新品也能获得更多曝光。对平台而言,鼓励商家开发新品,扶持用心做原创、高质量产品的服饰商家,也能够进一步提升“量足质优”这项基本竞争力。
同时,淘天加大了对美妆新品种草的站内激励,最高可达3倍系数膨胀。针对快消这类强种草品类,更大范围的种草内容曝光有助于新品更大限度触达消费者,提升转化效率。而针对运动户外品类,淘天将每月开放周期性行业补贴——该品类季节性、功能性更强,购物补贴能够激发即时需求,促进当季新客消费。
当前,以上三个品类的新品销售最高均可获淘天平台100%佣金返现。
实际上,在服饰、美妆等核心行业,淘宝天猫长期以来一直是品牌上新的首要阵地。过去的2024年,天猫平台日均新品数超过5300万个,新品GMV占比达18%。为了帮助商家利用新品抓取流量,也为了发挥并巩固淘宝天猫在核心行业的新品优势,新品激励成为今年优质品牌与商家增长的重中之重。
而在站外,淘天今年将继续扩大投入,且力度之大前所未有——对于部分符合门槛的商家,外投激励甚至可做到“商家投多少、平台就投多少”。
去年开始,淘宝天猫的态度越来越开放,与微信、小红书、抖音等外部平台的合作不断加强,通过多种途径引导用户回流站内、进店转化。淘天展开的站外流量激励,实质上是摒弃了门户之见,以商家利益为首要考虑,帮助商家做大“流量蛋糕”,从而实现平台商家共同投入资金帮助商家实现更高效的站外引流。
具体而言,面向服饰商家,对于流回站内、符合对应门槛的外投,平台至高有1:1对投。也就是说,假使商家在外部平台投放50万元,平台有可能再追投50万元。
面向快消品类,淘天亦加码帮助商家在外部平台“打广告”,实现用户跨平台转化,并且全面扩大了补贴商品规模,直接对UV出资补贴,吸引用户。
此外,阿里妈妈目前提高了投放返点比例最高至4.5%,单商家最多可获50万元的营销费用返还。
站内激励上新撬流量,站外出钱帮商家拉流量,在互联网流量红利见顶的大背景下,淘天重金投入与商家一道打破发展天花板。而在用户侧,淘天也正着手提升流量投向高价值人群的频次和精准度。
此前多家零售公司的业绩表现均显示是“做好会员生意”是零售业态获得正向增长的重要方式。如唯品会去年二季度的财报显示,公司GMV的约47%来自SVIP用户;经营线下购物中心的万象城,其4600万会员在总零售额中贡献了约40%;中国连锁经营协会的数据则显示,其调研的100家购物中心中,有76家会员消费贡献率在去年全年销售总额中占比上升。
会员通常贡献着更高的客单价和复购率,对于品牌商家,这部分用户无疑是高价值人群。因此在引入用户之后,淘天今年的另一新举措意在留住流量,帮助商家吸纳更多用户转粉入会,提升复购。
36氪了解到,虽然今年淘宝天猫会员策略尚未完全敲定,但内部已经确定了几个显著方向。一方面在形式上,淘天平台将设置更多会员触点,包括但不仅限于搜索结果、商品详情页、首页上方banner、信息流等,全站透出品牌和权益信息,引导用户入会,并升级我的淘宝页会员回访入口。
据了解,淘天首个涉及全APP透出的改版方案大概率将在2月底或3月初上线,会员也将首次从“私域”正式大规模迈入“公域”,成为商家拉新促活的重要手段。
同时,为解决会员权益欠缺与商家权益投入不积极的问题,淘天也将在今年与商家共同出资,提升会员权益。此外,淘宝天猫还将面向商家推出新的会员广告投放机制,商家可以定向向老客群体推送会员广告,平台还将对商家进行激励返还;从“拉新”到“拉老”,投资回报和成交效率也有望出现显著提升。
业内普遍认为,这一套会员组合拳有望大大提升复购。此前一波又一波的“低价战”无限摊薄行业利润,令多数商家难以挤出预算投向会员权益。今年平台联合商家出资,相当于为商家提供了一笔定向启动资金,直接为会员发福利,帮助商家激活站内沉淀的会员关系。
看上去,此举让商家增加了部分支出,但长期而言,却能强化会员的身份认知,激活持续消费动力,释放用户长期价值;加上新的会员推广与返还机制,最终有望让商家实现更高的复购率与投放回报率。
解决了商家发展问题,就解决了平台发展问题
通过围绕流量挖掘和会员经营推出的一系列激励,不难发现,淘宝天猫开年“大礼包”的核心思路是,商家投入多少、平台就投入更多,站外拉流量、站内做复购,尽可能扶持优质商家把蛋糕做大。
换句话说,淘天解决的不仅是当下商家缺乏信心、不敢投入的短期困境,更是通过系统性的机制改造,来解决商家缺流量、缺复购、缺利润的经营难题。
以这次引发行业关注的“佣金激励”政策为例,不仅是真金白银,一整套机制设计更是贯穿始终。今年,淘天在行业内首次开始使用业绩激励的方式,对于销售达标的商家,直接以现金返还佣金,增厚商家长期经营资本。
据了解,目前淘天已经开启2-3月的佣金激励,有内部人士透露,佣金激励将成今年的常态化激励手段。并且对比此前,可获现金激励的商家范围进一步扩宽,激励增加一倍,并新增第二档返还。
根据现行标准,今年比去年销售额高5%的商家,可获佣金返还20%;高出10%,佣金返还60%。举个例子,如果一个商家去年2-3月的佣金为100万元,只要今年2-3月销售额增长10%,就可获得60万元现金返佣直入账户。
而与往年流量券返佣相比,今年现金返佣的形式无疑让商家获得更大自主权,相当于又获得了一笔额外的运营资金,商家可以用于研发、生产、营销等投入,也可补充作为流动资金,直接充实了现金流,增厚了利润。
大幅提高返佣比例、现金激励在行业内几乎史无前例,淘天此次投入“增长战役”的决心可见一斑。
而跳出眼下,淘天的另一个着眼点,在于商家的长期发展。
时下,“新手红利期”并不适用于电商新玩家。外部来看,当前消费整体偏弱,家庭和企业部门消费需求明显不足;内部来看,尽管淘天等平台早前从极致低价策略中转向,但行业“内卷”余温仍在,靠低价带动高订单量仍是一部分商家的基础操作,同时投流、获客成本则越来越贵。
以上几方因素叠加,导致新品牌“起号”十分艰难。
针对新商家集体面临的压力,淘天此前就已推出“蓝星计划”,贯穿全生命周期扶持优质新商家快速成长。如在入门阶段提供推广流量券赠送、30天免息信用贷等15项免费权益;至进阶期帮助商家孵化爆品,打包采购直播达人甚至头部达播等;再到商家成交达标时,给予阶梯式激励,至高达250万元。
如美妆品牌“美研因式”,去年8月初才登陆天猫,在当年双11,其主打的复合酸祛痘凝胶已成超10万人下单的爆款。
而在10月时,这个品牌“差点儿没赶上天猫双11”。据该品牌运营总经理回忆,因为新品牌没有预售链接,其与李佳琦直播间原本快谈好的双11合作几近搁浅。但最终在垂直行业、新商平台的小二串联下,美研因式顺利开辟了预售链接,并赶上了李佳琦直播间的日程。
头部主播的带货效果立竿见影,复合酸祛痘凝胶在那个双11创下了破千万元的GMV,成交单量超过14万单。美研因式也很快达成了成交预期目标,并拿到平台给到新商最高档位30000元的流量激励。
进入2025年,淘天将通过“千星计划”,面向14个细分赛道的新锐商家,提供专属的进阶权益以及经营激励。具体举措包含免费开放高阶版数据产品工具,联合头部品牌服务商为新锐品牌提供运营诊断,在大促节点及宝藏新品牌、天猫U先等营销IP中为新锐品牌开辟专属绿色通道。
此外,多位商家透露,近期淘天已开始向商家征求品牌扶持的相关意见,新一轮涵盖全平台的品牌扶持计划,有望在近期面世。
“当前的行业环境,对商家既是挑战也是机会,类比上世纪末日本涌现并繁荣至今的大量新锐品牌,我们也在期待淘宝天猫能够在这个历史节点,带领商家重新定义‘新品牌’,找到新的品牌发展路径”,一位参与商家沟通的商家告诉36氪。
电商零售来到下半场,从去年标志性的互联互通,到延续至今年的扶持商家,平台早已意识到不仅商家依附于平台成长,平台自身的发展亦是依附于商家的发展。只有优质的商家和新品牌前赴后继,平台才能涌现源源不断的新鲜血液,用户才有持续活跃的动力,进而平台基本的流量优势也才能长效巩固。
“增长战役”打响,“体质调理”贯穿始终
通观淘宝天猫的一系列新举措,有一个大前提——相应细则必须在一个公平有序、不过度保护的商业环境内展开,才能切实带动商家增长。而一手筹划扶持与激励策略,一手治理营商环境,“内服外用”正是这场“体质调理”明确的信号。
事实上,在今年春节前夕,淘天已集中公布12项惠商举措,意在保护商家权益,提升营商环境。
再往前回溯,自去年年中,淘宝天猫多项规范交易行为的举措就已陆续展开,客观上也为服务优质的商家极大减负。
治理第一枪首先对准“羊毛党”。去年7月,淘天平台在行业内首个松绑“仅退款”,上线新版体验分体系,综合体验分大于等于4.8分的商家,平台不再通过旺旺主动介入支持消费者在已收到货后的仅退款,调整为由商家先跟消费者协商。体验分越高,商家将获得更多售后服务的自主处置权。
随后,平台又推出“退货宝”服务,通过提供优惠的运费价格,助力商家减轻经营成本。商家使用该服务后,将获得更低的运费,有助于提升经营效率和盈利能力。后续一段时间“退货宝”还经历数次降价,
而整治“羊毛党”的效果也在不久后随之显现。数据显示,退款新策略上线两个月后,淘宝日均拦截不合理“仅退款”超40万笔。至2024年双11,淘宝天猫平台卖家数量突破新高,589个品牌成交破亿元,88VIP年度合作品牌“双11”成交同比增长超300%。
进入2025年,淘天表示仍将进一步完善异常“仅退款”处置机制,同时升级“退货宝”降费政策。数据显示,自“退货宝”上线以来,已帮助商家退换货成本系统性下降10%-30%。据悉未来“退货宝”还将与淘宝大促解绑,把自主权更多给到商家。
此外,淘天还将升级平台异常订单识别模型,后续在全额退款、秒退款等场景中,识别出其中如“羊毛党”等异常订单,自动返还商家订单相应推广费,无需商家再申请操作。
针对异常仅退款、退货调包、虚假退货、网图/P图等行为,商家可通过投诉反馈将其录入账号诚信体系,平台视情况对其驳回售后、单店或平台限购等;对于职业“羊毛党”,淘宝天猫还将配合商家及相关部门,追究其法律责任。
一系列惠商举措集中落地,不仅揭示了淘宝天猫未来将延续“服务好平台商家”的商业策略,更预示着一种趋势:曾经整个行业陷入的那个用低价换销量、对商家层层加压,却纵容用户违规操作的怪圈正逐渐瓦解,平台终将回归本位,通过为商家营造公平、透明、自由、开放的经营环境,间接为用户提供优质的产品和服务。
而之于平台本身,一时的投入可能会增加自身资本支出,或减少一部分营业收入,但长期来看,淘天此举实际是用短期的投入换取长效的增长。无论是对商家真金白银的扶持,还是对营商环境细枝末节的治理,本质都是更好地帮助商家成长,以为用户提供更好的体验。而当商家与用户之间不再对立并产生正向反馈,平台自身的增长便也水到渠成。
0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