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您用对了吗?--健康·生活--人民网

内容摘要  作为我国传统文化的瑰宝,中药知识您了解多少?知道如何正确服用中药吗?以下便介绍一些中药相关知识,让更多人走近中医中药、认识中医中药,感受中医中药知识的神奇魅力。  中药材是经过产地初步加工的中药,是制备中药饮片的原料。中药饮片是按照中医药理论,将中药材经过切、炒、蒸、煅、炙等各种方法炮制后,直接

  作为我国传统文化的瑰宝,中药知识您了解多少?知道如何正确服用中药吗?以下便介绍一些中药相关知识,让更多人走近中医中药、认识中医中药,感受中医中药知识的神奇魅力。

  中药材是经过产地初步加工的中药,是制备中药饮片的原料。中药饮片是按照中医药理论,将中药材经过切、炒、蒸、煅、炙等各种方法炮制后,直接用于中医临床配方的中药。汤药和中成药都是以中药饮片为原料制成的。

  大多数中药材炮制成中药饮片后才可供药用;但有些中药材无需经过炮制,因此这类中药材和中药饮片是一样的,如枸杞子。经过炮制后的中药饮片与中药材外观可能还一样,但内在的药性却有了本质的不同。炮制后的中药材有的降低或消除了药物的毒性或副作用;有的改变或缓和了药物的性能;有的增强了药效;有的灭活了内在的活性酶,使有效成分不被分解;种子类中药材经炒制后种皮破裂,便于有效成分释出,等等。因此,大家应选用中药饮片而慎用未经炮制的中药材,以达到安全有效的目的。

  医生开写中药处方时常会在某味药的右上角处加以注解,简明地指示对该味药在煎煮和服用方面应采取的特殊处理方法,如“先煎”“后下”“捣碎”“另煎”“烊化”“冲服”“包煎”等,这就是中药处方中的“脚注”。

  先煎:是指该药一般要先煎30—40分钟后再放入其他药物混合煎煮。常见的有生石膏、生龙骨、珍珠母、生赭石等;特别是有毒性的药物如川乌、草乌必须先煎久煎,才可达到减毒、去毒、安全用药的目的。

  后下:是指该药在处方中其他群药煎好前5—10分钟再放入锅内。需要后下的药大多是气味芳香或不宜长时间煎煮的药物,常见的有薄荷、藿香等。

  包煎:是指该药需用纱布袋装好放入群药内煎煮。一般是种子类、花粉类及个别花类等质地轻浮的药物,常见的有车前子、蒲黄、旋覆花等。

  烊化服:是指将该药用去渣的药汁微煮或趁热搅拌溶解后服用,以防止药液黏性增大,影响其他药物成分的浸出,以及该药的有效成分损失,如阿胶、鹿角胶、龟板胶等。

  冲服:是指该药粉需用所煎药液或温热水冲开后服用,有利于发挥药物的作用,达到节约资源的目的。需要冲服的一般为贵重药物的细粉。

  2.特殊煎法和服法。在煎煮中药前应先看清每味药右上角是否有特别的“脚注”,如果有应按注明的特殊要求处理。

  3.煎药用水。煎药用水可使用饮用水或纯净水。一般以浸泡后水面高出饮片2—3厘米或以每次煎出药液150—200毫升为宜。

  4.煎药方法。先用清水将药材浸泡30分钟,以利于其中有效成分的煎出。未煮沸前可用武(大)火,水开后要用文(小)火,同时应加盖煎煮,以防止药物中挥发性成分的损失。一般每剂药煎煮2次,药汁合并后大约300—400毫升左右。药液量如过大,服用不方便,可再将药液放人容器中加热浓缩到适量,但要注意如果其中含有后下的药物,则不宜用长时间加热的方法浓缩药液。

  5.药液的存放。煎好的汤剂不宜长时间存放,煎出的药液应尽量于当日服完,如不能服完,可在药液煮开后趁热倒人干净的玻璃容器中密闭,放凉后置于冰箱中保存;如果是煎药机制成的袋装汤剂,也应置于冰箱中妥善保存,并在保质期内服完。

  1.冷服:在药物冷却后服用。凡解毒药、止吐药、清热药、消暑药,均宜冷服;有些药物热服易导致呕吐,如香薷,以冷服为好。

  3.热服:在药液比较热的时候服用。凡解表药(治疗伤风感冒的药)宜趁热大口服下,以达到发汗的目的;治疗寒证及理气、活血的药热服疗效更佳。

  4.顿服:是指药性峻烈的小剂量汤药要一次服完,多用于病重或胃肠病患者。目的是在药物不伤正气的情况下,集中药力发挥其最大效用,如攻下药、破瘀药等。

  5.频服:指分数次频频饮用或含在口中缓缓咽下。凡咽喉病患者、呕吐患者,宜采用多次频服的方法,能使药液充分接触患部,使其尽快见效。

  6.冲服:如沉香粉、三七粉、川贝粉等芳香药或贵重药,久煎会使有效成分挥发而影响药效,可采用冲服的方法,即先将药物放入杯中,用药汁或温热水冲开服用。

  服用清内热的中药不宜食用葱、蒜、胡椒、羊肉、狗肉等热性的食物;服用温中类药物治疗寒证时,应禁食生冷食物;哮喘、过敏性疾病患者,应少进食鸡肉、羊肉及鱼、虾、蟹等;水肿患者应减少盐的摄入;皮肤病及疮疖患者应忌食虾、鱼、羊肉等。

 
举报 收藏 打赏 评论 0
24小时热闻
今日推荐
浙ICP备1900141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