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科技

突破60年技术封锁!靠的是什么?

2025-05-24 09:029

在青岛瓷兴新材料有限公司的展览室,氮化硅粉体被陈列于最显眼的位置。这些用于生产氮化硅基板的“小颗粒”虽不起眼,但其背后却是长达60多年的技术封锁。

“依靠自主创新,我们攻克了大规模稳定合成高纯度氮化硅粉体技术,把‘卡脖子’的短板,变成了在国际上一展身手的长板。”5月11日,该公司董事长高裕昆说。

“今年一季度,我们产品的销量比去年同期增长了近50%。”高裕昆说,随着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车企对高端氮化硅粉体的需求越来越大。“依靠科技创新,才能构筑未来发展的‘护城河’。”

面对一个个瓶颈制约,民营科技企业凭借坚韧定力,在产业空白处落子,下好科技创新先手棋。

从5月20日起,民营企业“腰杆儿”更硬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营经济促进法》正式施行,明确全链条保护,为科技创新装上了“导航仪”和“安全气囊”。

一系列务实举措如同春风化雨,让民营企业在困难和挑战中看到前途、看到光明、看到未来。环视今天的中国,民营经济正展现出强大的韧劲。

下好科技创新先手棋

中国民营科技企业创新突围

来源:科技日报

采写:科技日报记者 龙跃梅 宋迎迎 王春 刘垠 谢开飞 朱虹 江耘 叶青 罗云鹏 张毅力

供图:青岛瓷兴新材料有限公司

海报:杨凯

编辑:宋慈 王璠

打赏
  • 0人打赏
    举报
关闭
同类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