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科技

近4000名审查员同台竞技,专利审查检索能力大练兵!

2025-04-19 12:103

从2019年首届的几百人角逐到2024年的近4000人同台竞技,从最初的3个领域到如今的7个领域17个比赛单元……多年来,为持续加强审查能力建设,由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局审查业务管理部(下称审业部)主办的专利审查检索大赛不断升级,成为全局审查员展示自我的平台,更在全局上下营造了追求卓越的良好氛围。

近期,2024年度专利审查检索大赛获奖名单公布,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局电学发明审查部(下称电学部)、医药生物发明审查部、材料工程发明审查部3个部门获局发明审查部序列优秀组织奖,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局专利审查协作河南中心(下称审协河南中心)、北京中心、广东中心3个中心荣获审查协作中心序列团体一至三等奖,607名审查员获个人一至三等奖,充分展现了专利审查员的专业风采。

作为局审查能力建设的标志性举措,专利审查检索大赛目前已连续举办五届,旨在通过以赛促练,不断提升检索水平,持续精进审查能力,成为推动局专利审查质量和审查效率提升的重要品牌和生动实践。此次大赛的顺利举办,有力促进了审查员技术理解、检索和法律适用能力的提升,为加快建设世界一流专利审查机构夯实了基础。

精心筹备 打造公平赛场

检索工作是发明专利实质审查的关键环节,是作出正确审查结论的重要前提。在科技创新日新月异的今天,技术发展迅速,专利文献数量不断增长,学科交叉融合日益深入,专利申请的技术复杂度持续攀升。面对浩如烟海的专利文献,快速精准地检索到对比文件,对于做好专利审查工作至关重要。基于这样的背景,专利审查检索大赛应运而生。

与往年相比,2024年度专利审查检索大赛在北京、江苏、广东、河南、湖北、天津、四川、福建等8个赛区同步进行,分为17个专业技术领域,历时4天,全局17个审查部门单位的近4000名审查员参赛。这一规模的形成,得益于赛事组织思路的转变。为营造“重检索、爱检索、钻检索”的浓厚氛围,提升全局整体审查水平,全员参与的模式不仅提升了大赛的号召力和影响力,更推动了审查员技术理解、检索和法律适用能力的显著提升。

在赛制规则方面,为确保大赛的公平、公正、科学,审业部进行了精心设计与优化。比赛采用上机检索形式,贴近实际审查工作场景,能够有效检验审查员的检索实操能力,同时,大赛在奖项设置、题目选取、阅卷工作等方面均经过层层把关,确保赛题紧密贴合技术领域特点,符合审查能力提升需求且成绩评定客观公正。

此次大赛的顺利举办得益于各部门单位的分工协作。审业部作为大赛主办部门,承担了统筹协调、整体推进和支撑保障等工作;局发明审查部负责本领域检索大赛的出题审题、阅卷评分、个人奖项评选等工作,组织实施本部门检索大赛;局实用新型审查部、各审协中心和检索咨询中心则负责本部门单位的赛场相关事宜。

赛场磨砺 收获成长蜕变

参与2024年度专利审查检索大赛后,许多审查员表示收获颇丰,大家争当检索“高手”、审查“能手”,审查“三力”得到提升。值得一提的是,参赛过程中,有不少实审部门和审协中心的领导带头参赛或给予业务上的指导,起到了良好的示范带头作用。

电学部在此次大赛中表现亮眼,荣获优秀组织奖。“通过此次大赛,部门审查员的检索能力和业务基础得到了进一步夯实,为后续工作开展积累了宝贵经验。”电学部相关负责人表示。

获得审查协作中心序列团体一等奖的审协河南中心,始终把检索能力作为提高审查质效的关键,坚持把能力提升融入日常。“中心通过统筹开展常态化的岗位练兵,精准定位检索能力短板,各层级分别聚焦共性、个性、典型问题,一体推进培训、带教、业务指导、质量保障等工作开展,形成了各体系紧密联动、协同配合的精准提升长效机制,推动了中心检索能力和审查质量的稳步提升。”审协河南中心相关负责人介绍。

竞赛只是检验,功夫在日常。“在日常的检索工作中,要准确理解发明,注重逻辑有序地进行检索并熟练掌握常用检索技巧;同时,竞赛也是日常检索的一次缩影,只有苦练基本功,才能更好地审查好每一份专利申请。”此次大赛中审协天津中心获得个人一等奖的审查员代表文成丹阳表示。

“入局才两三年,我对复杂案情的理解和检索技巧仍有待提高。通过备赛期间部门组织的检索练习,利用分类号、关键词精准定位对比文件的能力提升显著。”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局机械发明审查部审查员方磊磊说出了许多青年审查员的心声,备赛和参赛的过程,就是不断学习和进步的过程。

在2024年度专利审查检索大赛颁奖活动现场,阵阵热烈掌声是对获奖团体和个人卓越表现的肯定,也是对全体参赛人员积极进取精神的认可。获得荣誉的团体和个人纷纷表示,将珍惜荣誉,再接再厉,不断进取,持续提升技术理解、检索和法律适用能力,以更加饱满的工作热情和不断精进的业务能力投入到专利审查工作中,践行“追求卓越,严把授权关”的工作理念,切实发挥好专利审查“双向传导”作用,以高质量审查加快推进世界一流审查机构建设。(本报记者 李星仪)

(编辑:刘珊)

打赏
  • 0人打赏
    举报
关闭
同类新闻